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全党同志的榜样”——纪念苏兆正同志诞辰1

2025年11月11日是苏兆正同志诞辰140周年。苏兆正同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是我们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将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为工人阶级奋斗到最后一口气”。 1929年2月,苏兆正同志因积劳成疾,猝然去世,享年44岁。他去世后,党中央评价:“苏兆正同志的精神,确实是全党同志的榜样!”广东省象山县侨澳岛(今珠海市)农民家庭。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乱频繁,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深渊,中华民族陷入绝境和苦难之中。。苏兆正同志出身贫寒,从小就受到欺凌。在他的青春期,反抗剥削和寻求解放的种子就已经在他的心中种下了。由于生活压力,苏兆政同志18岁时来到香港谋生,在外轮上担任低级“服务员”(即维修人员)。在香港的中国海员长期遭受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他们还受到资本家和承包商的剥削,过着艰难痛苦的生活。国难当头的严峻形势和社会上的种种黑暗,使苏兆正同志产生了反抗旧社会的强烈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 当时,孙中山先生正忙着与随从沟通推翻清朝政府的工作,经常乘船前往各地。苏兆正同志多次机智互动h 孙中山先生,深受他的影响。 1908年,苏兆正同志加入同志会,成为广东省的“积极分子”,满腔热情地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古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本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苏兆正同志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重新确定了自己的革命态度”。当其他水手领导人“去寻求正式的政府职位”时,苏兆政同志却“转身无视”民族和人民独立的思想。他毅然投身于人民解放的革命运动。苏兆正同志频繁出访欧洲、美国和中国港口,深受影响通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当时蓬勃发展的民族工人运动,深刻体会到“无产阶级团结的伟大力量”。他积极推动和组织工人运动,成为“海员斗争的先锋”。 1921年3月,苏兆征同志参与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正式的海员工会组织——中国海员工业联合会。他团结并带领香港海员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奋斗。 1921年9月至1922年1月,他连续三次向资本家要求加薪,但资本家不听。 192201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举行罢工。苏兆正同志被选为谈判代表,与英国当局和香港资本家进行正面斗争。他始终坚定立场,捍卫水手们的利益,从不被敌人的高压政策吓倒。或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在苏兆正同志和林为民同志的领导下,罢工持续了56天,克服了各种障碍和破坏,迫使驻港英国当局撤回了关闭海员工会的命令,并承诺增加海员工资15%至30%。 “英帝国主义进行了70年的斗争,终于屈服于中国水手的力量之下。”香港海员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第一次有组织的斗争,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苏兆正同志是这次罢工的“实际领​​导者”和“最有效的核心人物”。他在罢工中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他在工人中的威望,被誉为“全国海员的中央领导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香港海员的罢工斗争。广岛中国共产党支部发布了一份题为《警告罢工海员》的传单,并表示将“尽力提供援助”。中华全国工联书记处动员上海工人成立香港海员支援会,以多种方式支持罢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下,苏兆正同志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感悟。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号召是领导革命”,“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人类的彻底解放”。于是,他主动“接近共产党组织”,“参加一切活动”,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5年春,苏兆正同志光彩夺目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重任在前,在伟大革命的洪流中锻炼成长,成为“全国无产阶级团结拥护的领袖人物”。 1924年1月,以广州为中心的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时,全国各地的革命力量聚集起来,迅速在全中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而全面的工农运动,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1925年5月上旬,苏兆征同志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推动成立全国统一的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会议一结束,“五三十”运动就爆发了。苏兆正、邓中夏同志受党组织委派,组织召开在广州、香港发动大规模的地方总罢工和香港总罢工。 6月19日,香港工人举行罢工。 15天内,参与罢工的人数达到25万人。苏兆正同志因其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深受工人信任,当选为香港省罢工委员会主席。苏兆政同志在罢工中注重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充分展现了他的“领导群众的本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他领导的香港省罢工委员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接管了部分政治组织任务,成为“当时革命的广东省政府最可靠的支柱”。罢工委员会以党领导的工会为核心,联合香港、广州等地的工会,组成了由2000多名成员组成的罢工委员会。巡逻队聚集了广东沿海农民群众封锁香港。罢工委员会还规定“一切英国货物和商品,除英国船只外,不经香港过境的,均可自由饮食”和“可直达广州”,并被用来破坏帝国主义国家对省的统一战线和香港的总罢工。此后,除英国外的各国商船越来越多地绕过香港,直接来到广州。苏兆正同志还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和统战活动,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他号召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提出“我们工商业现在就应该联合起来,使中国能够占据独立自由的地位。”记者斯特朗对“回粤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武装局势的发展。全省和香港的总罢工持续了16个月,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全省和香港的总罢工,对英帝国主义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打击,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战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26年1月,召开第一届中国海员代表大会,苏兆征同志当选为中国海员工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5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在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成为“有共的领袖”,苏兆政同志高度重视工运干部的培养和工会制度的建设。他积极弘扬罢工工人的党的战斗性,培养具有阶级觉悟和坚定意志的领导分子。在全省和香港参加总罢工的工人中,近千名进步分子陆续入党。他强调了劳工组织的作用。他努力整顿工会事务,提出了一种让工人监督员工的方式,并为所有工人“准备每周的会议报告”。工人可以“定期检查一周工会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开始工会民主化”。国共合作北伐胜利,工人群众运动空前高涨,工人群众运动空前高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农民。 1927年春,苏兆正同志在工人中享有很高声誉,党中央任命他为武汉国民政府劳动部长。苏兆政同志北上途中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汉口《中华民国报》发表专题社论说:“苏兆政同志代表全国280万革命产业工人站在我们面前。” “革命工人、农民、士兵和一切被压迫人民都会欢迎的。” “那些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反革命者,只会看到恐惧、颤抖和逃跑。”国民党右翼诽谤工农运动。针对诽谤,苏兆正同志发表劳动部宣言,指出“必须保护工人的利益”,对那些“散布谣言的人”中央政治局在他的领导下,劳动部门“在一切必要的领域保护劳动者的利益”。6月,第四届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召开,他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久而久之,以王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兆明同志也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迅速将部分工会领导调往其他地方,同时将劳动部的10万多元存款全部提取出来,捐给了武汉失业工人援助中心,避免落入国民党右派手中。中央委员、苏兆正同志7月13日发表“辞职信”,指责国民党右翼背叛国共两党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坚决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两天后,王兆明公开背叛革命,革命失败。 3、坚守信念,不要害怕,继续反对白色恐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陷入白色恐怖。苏兆正同志坚信革命的胜利,继续斗争。他主持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了《反抗工会压迫宣言》,大胆宣称:“我们的职责是解放中华民族,我们的革命战斗力决不会被那些反对工会的人所消灭。”压榨、屠杀、改组我们的工会!”7月中旬至7月底,苏兆正同志秘密到九江参加南昌起义的筹备工作。在8月7日的代表大会上,苏兆正同志猛烈批判了党内右翼机会主义的错误,成为“反机会主义的先锋队”。他为会议起草了《关于近期工人运动的决议》,提出: “领导劳动群众要有新的方略”、“让无产阶级真正获得领导”,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临时会议常务委员,随后,苏兆政同志被任命参加广州起义计划的制定,并与张太立同志等起草了《广东工作计划》。决议”。虽然他没有赶赴广州直接领导起义,当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首脑。革命形势平息后,苏兆正同志迎难而上,为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活动。主持上海中华总工会的活动。每当有外地船只抵达上海时,他就到码头对船员们进行谈话、教育,告知他们党的斗争方针和议程,并安排他们恢复船上工会活动,建立组织,开展斗争。考虑到当时的恶劣环境,苏兆政同志提出利用厂委会,团结不同工会派别、不同政见的工人,争取各自的经济利益。他还主持了太平洋劳工大会秘书处第二次会议,揭露了犯罪行为国民党反动派向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工会代表通报国民党反动派的活动,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苏兆征同志多次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当前革命形势和党今后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强调:“中国现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农业革命和反帝革命”。 “现在我们既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直线下降。中国革命的发展肯定是不平衡的。中国革命的整个发展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完全放弃一切游击式的农民斗争。”在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被选为政治委员。曾任中央局委员、中央常委,后任工运中央委员会书记。苏兆正同志因常年积劳成疾,于1929年初从苏联回国,带病抵达上海,但不久病情突然恶化。为了保守秘密,避免泄露战友的地址,他的病情被拖延了,最后去世了。周恩来同志、邓颖超同志看望苏兆正同志时,记录了他的遗言。即使在最后一刻,他仍然关心党的事业、工作。不幸的是,2月25日,苏兆正同志去世了。四、“以赵政同志的精神继续前进” 苏兆政同志的一生就是一场革命。他逝世后,1929年3月13日,党中央发表声明。致敬致苏兆正同志,号召全党同志“团结起来,继续向苏兆正同志精神前进”。时间过得很快,但我们要继续学习苏兆正同志对党的忠诚和革命的决心,照亮我们的未来。苏兆正同志“爱党胜过爱世界上的一切”。 “他总是全力以赴地完成所有任务,以至于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坚强的他,因为认真和过度劳累而逐渐变得虚弱。 1928 年秋天,他在苏联病倒了,本应听从医生的建议。他被告知要留在苏联养伤,但由于担心革命,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毅然返回苏联,继续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以忠诚奉献为基础“百万党员的使命。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向苏兆征同志学习,始终把党放在心上,自觉拥护党和人民,对党忠诚,分担党的忧虑,承担党的责任,履行对党的义务。”我们为苏兆正同志哭泣,为苏兆政同志而死。我们在悼念苏兆正同志的同时,要学习他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本情怀。苏兆正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首先是吸引群众”,工会就是“群众”,“组织”必须“深入群众”,“为工人的小事、眼前的需要进行日常斗争”,工人“一生都生活在群众斗争中,永远不离开群众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诞生于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本质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新征程上,我们向苏兆征学习。”同志们,我们将坚决拥护人民,深耕人民感情,走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体察人民感情,倾听人民声音,顺应人民意见,解决人民关切。我们在悼念苏兆征同志时,要学习他的勇敢斗争精神和战斗精神,“只要勇敢地战斗,就一定会胜利。”他对待群众“就像一股和平的春风”,但在英勇战斗的同时,他也善于根据情况改变策略。根在省内和香港的第二次罢工中,他断然放弃了“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改为“单独反对英国”,有效地分裂了帝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奋斗目标任务,必须传承斗争精神,增强战斗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向苏兆政同志学习,始终保持勤奋进取的精神,勇敢拼搏,善于拼搏,勇于承担责任,尽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拼搏,不断开拓事业新天地。发展。我们在悼念苏兆正同志的同时,希望学习他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伟大作风。苏兆政同志参加革命后,多次直接主管财务工作。他尽职尽责并尽职尽责不谋取个人利益。海员工会必须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并报告,但不侵占任何公共财产。他曾指出:“理财有三大法宝:公平、诚实、认真。”他和他的家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他死后“无法教育他的遗孀和年幼的儿子”。后来经党中央审议,可以对其进行妥善安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诚实做人,公平做事,克己奉公,勤俭节约,始终保持廉洁政治品格”。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向苏兆正同志学习,培养廉洁自律的道德纪律,内心勇敢、言语谨慎、行为内敛,做到公公无私、堂堂正正、无过失。今年是全省总罢工爆发一百周年在香港。 100年前,苏兆政同志和罢工工人“冒着一切危险,为民族存亡、民族存亡而奋斗”。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光明前景,苏兆正同志倡导的美好理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一切伟大工程都必须在继承过去、铺平未来的基础上进行。我们要继承继承前几代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领会“两个制度”的决定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任”,做到“两个保证”。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心一意、众志成城,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国家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记》(2025年11月11日,第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