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上助听器,听清楚声音的那一刻,老人的眼睛突然一亮。他高兴极了,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里面装着他攒下来的账单。1元、5元、10元、100元……总共4000多块钱,但这样他连进口助听器都买不起了。老人眼里的光又暗了下来……”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陈飞。当时,他还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智能助听芯片的开发。当时国内市场销售的助听器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很多鞋子的价格不低于3万元一双,有的甚至接近10万元。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超过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一些老年人因听力损失而无法与家人沟通,有的变得孤僻、封闭,而其他人有语言障碍。
“如果我能降低价格,我想我可以帮助很多人。”带着这样的想法,毕业后,陈飞辞去了副教授的工作,到深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在国外品牌的围攻下,我们用国产研发的助听器将价格“拉低”了几千元,质量堪比几万元的国外品牌。
今天,在Jukusai祭上,我们来看看一个关于“听”的故事。
0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听力系统逐渐衰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测算,我国约有1.2亿老年人患有听力残疾或丧失。
由于一些老年人听不清楚,他们变得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不稳定,出现精神问题。听力损失也会影响大脑功能,从而影响认知和思维。研究表明,中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是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的三倍。
听力损失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使用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然而,我国老年人很少选择使用助听器。陈飞飒报道称,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助听器的存在,而另一些人则因为买不起而不得不放弃昂贵的助听器。
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陈飞研发了助听器芯片,开始关注老年人听力损失问题。他还获得了高级助听器技术员学位并开设了一家助听器商店。完成对老年人的测试后,我们给了他们测试芯片的机会,收集用户最真实的反馈。
车飞发现,相比牙齿或视力问题,很多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耳聋是自然的事情”,往往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然而,听力损失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老年人听不清楚时,言语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10个聋哑人的情况。”
当时国内市场以进口助听器为主,因此价格居高不下。有些产品几乎和汽车一样贵。陈飞看到了老年人重新与外界联系的喜悦,也看到了许多因无力承担费用而孤单的背影。
02
除了价格昂贵之外,助听器还需要多次现场验配。只有尝试过,才能得到正确的听力矫正效果。 “就像长时间没见光的人一下子暴露在强光下可能会感到眼花一样,他们需要习惯弱光。”然而,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这也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陈飞说,他的母亲曾经面临过这样的问题。虽然他的母亲住在新疆,但由于距离太远,她无法及时调整他的助听器,助听器的效果也随之下降。
△陈飞和妈妈
有一次,陈飞在路边看到有人给一辆共享单车开锁,并用手机发送了密码。他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手机应用场景如此普遍,为什么不能将用户的听力数据和助听器参数“搬到云端”,用手机远程实现呢?
当时,陈飞从清华大学毕业,成为天津大学副教授。他带领多名研究生申请了相关项目并开发了用于远程部署的系统模型。
会上,陈飞会见了国外助听器品牌的技术专家。何恩如此热情地介绍了远程系统,并表示愿意免费提供相关服务,方便国内外用户。出乎意料的是,该公司拒绝了,并表示:“自我们公司成立以来的100多年来,我们从未向外界透露过我们的技术接口。”
陈飞不愿意也不服气,不仅因为便捷的技术服务无法普及,还因为国外品牌的傲慢。我想继续手头的研发并展示:“我们的研究能否稍微突破行业的认知界限?”
03
2017年这个机会来了,在深圳市龙岗区创新创业大赛上,陈飞的助听器项目引起了众多评委的关注,获得了第一名。比赛结束后,他获得了当地办公区三年的免费和折扣租金,并获得了一笔投资。这智霆科技就是这样成立的。陈飞是天津大学副教授,后来成为企业家。
这是一个简单的创业团队。助听器的制造离不开外壳材料,但由于初期产量较小,工厂的订单总是“排队”。陈飞白天从事研发,晚上就去工厂和老师们“聊天、串串”。 “当时业内没有人认出我,一开始我只能坐在板凳上。但我们屏住呼吸,决定要创造一款有用的耳机,造福于人们。”
△助听器制造/检测车间
这是一支敬业的创业团队。由于国内手机型号有上百种,我们几乎采购了当时所有可用的手机型号,并一一进行测试,以确保所有用户都能顺利使用智能适配功能。
我已经是这样工作了4年。 2021年,全球首款智能助听器将上市,实现在家中进行听力测试和验配。我知道的价格是5000元/双,不到国外产品价格的四分之一。
陈菲迫不及待地想让妈妈试用该产品。 “下次我妈妈回家时,我会帮忙准备。我说我们现在可以远程进行。我妈妈很兴奋,一直问我这是不是真的。 “我爷爷用的是国外品牌,每次调试都要跑30公里,用了他的新产品后,不用出门,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调试服务。”另一位年轻人给父母购买了这款产品后评价道:“太方便了!”
陈飞记得,该产品的第一张宣传照片是由他的生意伙伴和两个被朋友发现的兼职模特拍的。 “这将为您节省一点预算。”
△首届产品推广活动hoto(最右边的陈飞)
04
我听到他们的专业手机不仅可以放大人声,还可以降低环境噪音,满足低延迟同步语音和嘴形的需求。这对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口芯片什么时候到、多少钱是由客户自己决定的。而且,如果出现问题,也没有售后服务。”
陈飞正在转向国产芯片。当时国产芯片已经可以达到12纳米、6纳米,还可以提供进口芯片无法提供的AI算法功能,并且AI的降噪效果大大提升。
“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生产到服务,一切都是在国内生产的,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是,质量与国外品牌相当。”
陈飞表示,每个人从研发人员到服务企业客户,都要为老人服务。王牌面对。在此过程中,用户的反馈也为产品迭代提供了新的方向。
由于部分用户不小心摔坏了耳机,我们将跌落保护测试高度从行业默认的0.5米提高到1.8米。有些老人凌晨4、5点就起床,一次充电12小时的续航时间并不能持续一整夜,所以我们有16小时的超长续航版本……
其中,价格并没有“提高”,始终在2000元至8000元之间波动。陈飞提醒,为重度听力损失者开发的助听器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和配件,这也导致成本较高。 “当我妈妈发现售价可能上涨时,她第一个反对,站在一个普通老人的角度,他希望我能体谅一下大家。
有了这样的坚持,陈飞发现听力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援助行业。包括国外成熟品牌在内的许多同行企业已经开始关注或研究智能适配技术,中国的解决方案正在受到全球关注。
其产品也登陆海外销售平台,逐步开拓国外市场。陈飞坚信,“在未来的长期竞争中,中国企业不仅能够竞争,而且能够获胜。”
05
陈飞形容自己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小时候,他立志考上清华大学,但高考未能实现。工作三年后,出国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他说,他终于实现了进入清华大学的梦想。他设定了一个目标,在实现目标之前决不放弃。他对助听器也有同样的态度。
这种坚韧与名利无关。 “当我帮助老人时,他们感到很开心py。他们给我包了几次饺子,或者请我留下来吃晚饭。每次我都感到非常充实和动力。这种温暖让人上瘾。”
为此,陈飞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开展了许多公益活动。他们把它送给退伍军人,以换取免费的听力检查和智能配件。 “当他们戴上耳机时,眼睛突然一亮,开始和老朋友聊天,眼睛都亮了。”
“打造人人听得清楚、用得起的智能耳机”是陈飞打算“追求”的一个方向。他觉得这条路虽然艰辛,但每一步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路还很长,但我们会继续前进。”
提醒
听力损失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如果及早发现
并通过有效的控制。
它可能会减缓听力和听觉功能的恶化。
推荐给 60 岁以上的人。
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测试
检测 pos及时解决问题
并实施具体干预措施。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制片人/李彻 制片人/马文佳
记者兼编辑/李川
摄影/杨光茂 国龙
编辑/杨青